丢个十年级语文创意写作作业。



写作说明:

本文为古诗十九首开篇《行行重行行》改写。《古诗十九首》是汉代仿乐府古诗集,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《文选》而成。《行行重行行》运用起兴、叠韵等手法描绘了思妇想念远游丈夫的场景,语言平实感人。

本文体裁为散文,笔者运用琐碎的白描笔法,试图还原一个年老妇女的日常生活,杂以插叙用来铺陈思妇的心理活动。大段的环境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,营造出全文平静而忧伤的氛围。

本文中思妇的感情始终是克制内敛的,这于笔者揣测中原诗主角的温厚相符。思妇在对丈夫多年的等待中,已潜移默化地习惯了“他离开了”这个事实,并学会与之带来的忧伤和思念相处。

但丈夫离开的同时,思妇的生活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本文意在通过对于“伊”这一个例的描述,反映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位面皆为普世共通的主题,“如何思念”。

(字数:310)



《行行重行行》


行行重行行,与君生别离。

相去万余里,各在天一涯。

道路阻且长,会面安可知?

胡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。

相去日已远,衣带日已缓。

浮云蔽白日,游子不顾反。

思君令人老,岁月忽已晚。

弃捐勿复道,努力加餐饭。




伊起了床,今天天色暗淡无光,窗棂上恍惚悬着一轮浑黄的太阳。


伊很是费了一些劲穿上衣服,衣带松垮垮地垂着,伊长期耕作磨出的坚实的手指也有些松垮了。昨天除禾时腰上留下的酸痛使伊走出门时佝偻着,伊缓缓地步出去,手扶着门框。抬眼看见最小的男孩子骑在树杈上,放肆地晃动着树叶,唏疏,唏疏。


“阿姆!”这孩子尖声唤伊,并左右摇摆身子,“桑葚熟了!”




伊家门前有两棵树,一棵是桑树,一棵是榆树。桑树在她住进来前已高了,榆树是和她一起过着日子长高的。搬家第一天来时是傍晚,伊挽着大儿,一个小的抱在手上已经睡了。伊的丈夫拎着包裹,气喘吁吁而自得地,抬眼看见晚霞铺天盖地撒下来,勾了缕红艳艳的飘荡在桑树的尖头上。

伊也抬头看着树梢,心里涌起翻滚的霞般的幻想。


大儿已经大了,此刻正套牛准备下地。小的那个嫁了,嫁到十里外的村子,每年回来看一次伊,回来时挽着稍大的,抱着更小的。伊沉默地与伊的儿女在这片土地上扎根,而伊的丈夫三十年前走了。

他走之前栽了那棵榆树,伊空着手看男人汗流浃背地弓着腰。丈夫不让伊插手,走时也不让伊送,伊那天照例在蒙蒙亮里起身熬了粟粥,少舀了半杯粟。伊看着空的马厩,知道丈夫披着星子走了。



“很久以前,走了很远,走到很远的很远去,从从前一直走到现在。”伊靠在床上给小孩子讲故事,小孩已经乏了,倦在床尾,眼睛眨巴眨巴看着伊。“再也没有回来过。”



山太高了,拦着伊的丈夫;水太长了,阻着伊的丈夫,伊讲着伊给自己讲过千百遍的故事。伊去井边打水时告诉伊自己丈夫不会再回来。沉甸甸的水桶坠着伊的手时,又有一星没来由的希望燃起,也沉甸甸地坠着伊的心。

伊暗暗想把这个水缸灌满就能再见到丈夫,当时伊的头发仍然乌黑,伊的腰腿依旧健壮有力。伊靠着这有力的身板下地躬身养活了两个张着嘴的孩子,太阳落山了扛着耙进门歇息,解开红头绳后瀑布垂在伊的肩膀。伊决定关上门,也关上所有见了她一头青丝的人的念想。


伊在最苦的日子里也没想过离开,因为伊是怨怪丈夫离开的。伊愈是怨,愈是觉得没有指望,就愈是要执拗地等下去,似乎生活除了等下去之外没有别的路子可以走。

怨怪如院里的草垛般垒得摇摇欲坠的日子,伊躺下时会梦见晚霞。伊一次又一次地见到院子里的桑树榆树下站了仰着头的人,伊赤着脚不管不顾地奔出去,屋里两个孩子嘹亮地哭起来。

伊睁开眼睛,枕头透湿。



伊似乎已经停下好一会儿了,昏昏沉的光线下,小孩站起来抱着床柱撒欢,伊看见灰尘漫天飞舞。

伊眯起眼睛,想一想,又说:“所以你要当乖囡,不要到处乱跑。”



伊会在这片土地上老去,伊的乡人把死去称作“老掉了”。不愿意面对的事实被温厚地掩盖,就像伊只说丈夫走掉了一样。伊有时想起两者的相似,心里一悸,下次与人就说丈夫走了。伊记得丈夫走是走去扛大刀的,和千千万万个家里的男人一起。

可伊的丈夫曾经是扛镰刀的好手。



小孩的身影倏忽,晃动着的床板使伊头晕。伊仍然眯着眼睛,看着眼前一片重影,笃定自己是老了。


评论
热度(20)